牙周疾病(Periodontal disease)
在人類歷史中出現的時間很早,
但是伴隨著現代人飲食的精緻化與可預期壽命的增加,
得到牙周病的比率卻依然居高不下。
牙周病是一種細菌感染性疾病。
正常人口內的細菌菌種平均約有150種之多。
但是部分菌種具有高度致病性,
若是因為清潔不當使得致病菌增加就會形成牙周組織的病變進而變成牙周病。
除了細菌的傳染外,
它也和個人的體質、免疫能力
、遺傳
及口腔衛生的維持能力
息息相關。
罹患牙周病的牙齒會因骨頭遭侵蝕,地基的破壞而逐漸搖搖欲墜。
牙周病會使得刷牙流血、口臭、牙齦紅腫或萎縮、牙齒動搖、吃東西無力或疼痛、牙縫加大和牙齒位置變動。
部份病患會有牙齒敏感的症狀。
罹患牙周病的病患若未接受治療,
十年後平均就會喪失5~16顆牙齒。
牙周病的可怕不只是會影響牙齒和口腔的健康,
也可能會導致其他全身性的疾病。
牙周病患比正常人罹患包括中風、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2~4倍。
另外也有其他醫師發現牙周病似乎有增加早產機率的風險,
牙周病患早產的比例高出7.5~7.9倍。
細菌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和牙周病的關係也是現今牙周病研究學者關注的課題。
台灣亦有牙周細菌造成心臟感染壞死進而換心的病例發生。
牙周病治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留牙齒並增加使用壽命。
罹患牙周炎的患者,
若未接受治療,
十年後可能會喪失5~16顆牙齒(正常人不包括智齒全口約有28顆牙);
若接受治療牙齒喪失的顆數將減少至0.7~1.6顆(包括治療中拔除的牙齒)。
因此,
接受與不接受牙周治療其中的差距將是十分巨大的。
未治療完全的牙周病不只危害你的真牙,
連固定假牙下的牙根甚至是植牙都因此而遭受連累,
減少使用壽命。
在此要提醒大家,
牙周病治療後並不會使骨頭高度回復,
只能盡力維持現狀,
不再使牙周細菌繼續侵蝕骨頭。
↑↑↑此患者非常年輕,16歲女性,就讀高中,
患有嚴重牙周病,牙齦紅腫、且有嚴重口臭,
部份牙齒甚至因為牙齦過度紅腫而移位,
患者兩年內接受數次治療,仍無法解決,
非常困擾此患者,在朋友的介紹下,
至本植牙中心接受治療。↓↓↓
經本植牙中心,牙周病專科醫師細心治療,
術後患者的牙齦紅腫以及流血和口臭情況都已改善,
術後兩年,牙周病依然未復發,連移位的牙齒都歸位了,
(患者未接受矯正治療)
牙齒恢復健康了,患者的生活也更加精采了。
最簡單的維持牙周病的方法就是半年定期洗牙~